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5年3月17日, 星期一
 
 
   
国家科技特派团在喜德县开展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集成技术科技帮扶
发布时间:2024/10/8
      

2024年9月11日至13日,我院高级农艺师、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喜德团马铃薯产业组成员、三区科技人才、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汤云川带领团队前往喜德县开展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集成技术科技帮扶。团队邀请四川省种子站、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凉山州农业农村局、凉山州农科院、喜德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专家一同前往。在实地调研考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喜德县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在冕山镇核心示范基地的实施情况后,组织召开了田间测产现场会。
2022年10月以来,依托喜德县袁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共同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针对喜德县马铃薯品种单一、脱毒种薯普及率低、肥料施用方式粗放,病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到位率低,机具匮乏、机械化生产薄弱等产业症结,在2023—2024两个年度连续开展新品种筛选,研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绿色减药控害防控技术,引进马铃薯山地小型全程机械化作业机具,在喜德县冕山镇、尼波镇建立全程机械化作业核心示范基地,核心面积达800亩。截至2024年9月,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6个,研发推荐主要示范品种最佳养分配方1组、明确了主要示范品种最佳播种密度、精准解析了县域马铃薯晚疫病遗传群体结构和抗药水平,发表文章2篇,颁布企业标准1项,申报立项地方标准1项,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制定省级农业主推技术1项,开发产品1个,培训指导技术骨干和农户700余人次,向7个乡镇884户脱贫监测户配发种薯,辐射推广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6000余亩。
9月13日,专家组在听取2023年和2024年工作汇报,审查有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农业农村部高产创建、“天府粮仓·百县千片”测产办法,依品种随机选取3个田块对核心示范片进行了现场机收测产。其中,示范品种川凉薯10号三点鲜薯平均亩产为2483.4 kg,较喜德县2023年度平均亩产增产972.4 kg,增幅64.4%;示范品种云薯108三点鲜薯平均亩产为2480.2 kg,较喜德县2023年度平均亩产增产969.2 kg,增幅64.1%。结合2023年度测产结果(2772.1 kg/亩),两年综合测产鲜薯产量为2626.95 kg/亩,较喜德县2022、2023年度全县平均亩产增产1140.5 kg、增幅76.7%。按当地田间鲜薯市场价格1.6元/kg计,亩产值达4203.12元。
经专家组全面考核验收后认为:课题组构建的以“抗逆优质宜机化品种选配、脱毒健康种薯应用、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晚疫病菌群遗传结构精准分型、病虫害绿色减药飞防、全程机械化作业”为核心的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关键技术模式克服了2023年连续春旱、2024年集中阴雨的不利天气影响,实现了喜德县高海拔山地马铃薯机械化、规模化作业“零”的突破,节本省工、提质增效、操作性强,带动脱贫农户增收,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显著。
下一步,国家科技特派团还将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为发力点,持续推动科技帮扶行动走深走实。